国际交流动态
“2025年中德生殖医学前沿联合研讨会”圆满落幕 ——共谱国际生殖医学合作新篇章

来源: 时间:2025-07-21 点击量:

近日,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生殖健康研究所主办的"2025年中德生殖医学前沿联合研讨会"(Sino-German Joint Symposium on Reproduction)在同济医学院转化大楼隆重召开。本次研讨会作为中德两国在生殖医学领域的高端学术盛会,吸引了来自中国、德国、中国香港等地的20余位专家学者参会,共同探讨生殖医学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临床转化应用。

开幕式上,生殖健康研究所所长廖爱华教授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辞。她表示:“中德两国在生殖医学领域的合作源远流长,本次研讨会的举办不仅延续了这一优良传统,更为双方在科研创新与临床转化方面的深度合作搭建了重要平台。”

在学术交流中,与会专家带来了精彩纷呈的学术报告:

香港大学Yeung Shu Biu William教授系统阐述了反复种植失败的分子机制,创新性地提出了基于子宫内膜容受性的个体化治疗新策略,为临床实践提供了重要参考。

华中科技大学周立全教授团队通过构建组蛋白H3.3模型,首次揭示了哺乳动物卵母细胞与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表观遗传调控的新规律,这一突破性发现为生殖医学研究开辟了新方向。

德国波恩大学Jean Pierre Allam教授从男性因素角度切入,深入分析了其在复发性流产中的作用机制,提出了夫妇协同诊疗的新模式,引发了与会专家的热烈讨论。

华中科技大学袁水桥教授团队讲解了最新研究成果聚焦精子发生过程中的表观遗传修饰机制,为男性不育的精准诊疗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和潜在治疗靶点。

香港大学Philip C.N. CHIU副教授展示了人工智能技术在优选受精潜能精子中的创新应用,通过深度学习算法显著提升了试管婴儿的成功率,展现了AI技术与生殖医学的完美结合。

华中科技大学肖先金教授研发的"生化水平无创精子筛选技术"实现了技术突破,为临床操作带来了革命性变革,受到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

香港中文大学张涛助理教授通过对子宫内膜NK细胞的深入研究,建立了新型预测模型,为IVF-ET结局评估提供了可靠的生物标志物。

在专题讨论环节,与会专家围绕配子发生的调控机制、生育力的维持、不孕不育症的个性化治疗以及生殖医学中的伦理与技术平衡热点议题展开了热烈探讨。

闭幕式上,香港大学Yeung Shu Biu William教授总结道:“本次研讨会不仅进一步促进了学术交流,更为深化国际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德国波恩大学Jean Pierre Allam教授高度评价了中方在生殖健康研究领域的国际影响力,他表示:“中德团队具有良好的合作基础,未来将联合申报跨国研究项目,共同应对生殖衰老与遗传疾病预防等重大挑战”。

本次研讨会由我校“生殖免疫相关疾病研究与诊疗技术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组织,此会的成功举办,标志着中德生殖医学合作得到了进一步深化,研讨会取得的丰硕成果必将为生殖健康领域的创新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通讯员 向如梦 王晓莉)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航空路13号,同济医学院生殖健康研究所108室  

邮编:430030 电话:027-83692651  

院长信箱:aihua_liao@hust.edu.cn   

Copyright © 2024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