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拓展学术视野、推进国际化合作进程,近日,应美方邀请,生殖健康研究所所长廖爱华教授率团赴美开展学术交流访问,人才办副主任王晓莉副教授、科研秘书赵凯副教授和研究生秘书骆静副教授随团参访。
联合研讨:锚定方向,构建多维合作框架
受美国韦恩州立大学莫特人类生长与发育中心(C.S. Mott Center for Human Growth and Development)主任Gil Mor教授邀请,代表团首站抵达底特律,参加“韦恩州立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联合学术研讨会”。 本次研讨会以“Advancing Reproductive Health: Understanding Male & Female Contributions”为主题,聚焦配子发生、免疫调控、环境和生殖、临床转化等前沿研究方向。会上,中方4位代表团成员和美方8位学者围绕会议主题分别做学术报告,就双方领域的研究进展、技术瓶颈和未来合作方向开展热烈研讨。基于廖爱华教授团队与Gil Mor教授团队前期在生殖免疫领域的良好合作基础,双方进一步明确将围绕“科学研究协同攻关、师资互访培训、国际课程共建、学生联合培养”四大维度展开深度合作,着力构建常态化、机制化的国际合作平台。
学术交流结束后,在Gil Mor教授的陪同下,代表团实地考察了莫特中心的核心科研平台,包括基础科学实验室、模式动物中心及临床检测实验室。中心“基础研究-临床转化”一体化的发展模式——从分子机制探索到临床样本验证的全链条研究体系,给代表团留下深刻印象,为我所优化科研布局提供了重要参考。
国际会议:前沿发声,彰显领域学术影响力
随后,代表团赴明尼苏达州圣保罗市,受邀参加第44届美国生殖免疫学会年会(The 44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Reproductive Immunology)。作为生殖免疫学领域的顶级学术盛会,本届年会以“The Land of 10,000 Immune Reactions”为主题,吸引来自妇产科、免疫学、儿科学、遗传学等跨学科领域的200余名国际顶尖专家参会,通过3场全体大会、14场前沿分论坛,系统探讨生殖免疫领域的最新突破与临床应用挑战。
会上,廖爱华教授在Clinical Course做题为《Immune Cells and Reproductive Failures》的主题报告,系统阐释了免疫细胞在生殖障碍(如反复种植失败、复发性流产)中的关键作用及其调控机制,引发广泛关注;并在 “生殖衰老与免疫”分论坛担任主席,以《Treg Cell Senescence in Female Reproductive Potential and Advanced Maternal Pregnancy》为题,深入解析了调节性T细胞(Treg)衰老对女性生育力维持及妊娠结局的影响,为生殖衰老的免疫调控研究提供了新视角,引起了现场学者的极大兴趣与关注,反响良好。
骆静副教授则在“治疗开发--疫苗和抗炎”分论坛做题为《Macrophage membrane-encapsulated dydrogesterone nanocrystal delivery system: a new strategy for improving the progression of adenomyosis via inhibiting inflammation in uterus》的学术报告,创新性提出“巨噬细胞膜包裹地屈孕酮纳米晶递送系统可增强子宫腺肌症治疗疗效的概念”,为生殖系统疾病的治疗提供了靶向递送新策略,展现了团队在生殖免疫治疗领域的科研实力。
会议主办方美洲生殖免疫学会(ASRI)成立于1981年,长期致力于推动生殖免疫学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的深度融合,通过搭建跨学科交流平台,助力领域内科研人员突破技术壁垒,已成为全球生殖免疫学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学术组织之一。
成果总结:夯实基础,开启合作新篇章
此次赴美学术交流,是生殖健康研究所落实“国际化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通过与韦恩州立大学莫特人类生长与发育中心的深度对话及美国生殖免疫学会年会的平台展示,代表团不仅向国际同行传递了我所在生殖免疫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更与美方就联合研究、人才培养等达成多项共识,为后续建立长期稳定的国际合作机制奠定了坚实基础。
廖爱华教授表示:“此次访问既是学术成果的交流,更是合作的新起点。未来,我们将以此次交流为契机,推动双方在国际基金申报、联合培养人才等方面的实质性落地,助力我所科研水平与国际影响力的双提升。”(通讯员 王晓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