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下午3点,第241-242期同济医学论坛在生殖健康研究所会议室举行。华中师范大学的万翠红教授和华中农业大学的苗义良教授作为主讲嘉宾,就各自的研究工作进行分享交流,本次论坛由刘春艳老师主持。
万翠红教授本次分享的题目是“小开放阅读框编码肽(SEP)的蛋白质组学研究”,向在座师生介绍了她的团队针对小开放阅读框编码肽进行的蛋白组学测序和分析方法开发以及该方法在生命科学和临床医学研究中的具体案例。大家对这一全新的领域感到新奇,纷纷与万教授讨论SEP的具体检测技术和应用前景,对未来可能进行的交叉合作研究进行了深入交流。
苗义良教授为大家带来 “ACLY的选择性自噬降解维持柠檬酸稳态并促进卵母细胞成熟”的报告。对高龄女性为何出现生育力下降这一问题,系统讲解了颗粒细胞自噬通过调控柠檬酸代谢影响卵母细胞发育成熟的分子机制,并结合临床样本研究发现柠檬酸可能成为促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因子。在座师生对这项从提出临床问题到基础研究再到解决临床问题的研究充满了兴趣,特别是对自噬、代谢等热点问题在生殖医学领域中的研究与苗教授进行了深入探讨。
生殖健康研究所全体师生参加了此次学术论坛,认真聆听两位教授的报告,在讲座结束后仍然意犹未尽,继续讨论相关学术问题,促进了我所与武汉两所院校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万翠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2004年本科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化学系,2009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2009年至2015年先后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和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从事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包括:1. 内源性生物活性多肽;2. 生物质谱分析方法开发;3.蛋白质复合物分子演化。近年来在Nature、Nature Methods、Cell、J Proteomics等杂志上发表多篇相关论文。
苗义良,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华中农业大学干细胞与再生生物学研究所所长,实验动物中心副主任,获聘湖北省“楚天学者”等人才项目。主要致力于1)动物早期胚胎发育和体细胞重编程的机制;2)胚胎干细胞的多能性维持与分化机制研究;3)环境因素对早期胚胎发育影响的机制;4)基因编辑与动物模型创制。分别在Advanced Science、Molecular Cell、Autophagy、PNAS、Stem Cell Reports等杂志发表SCI收录论文80余篇。先后承担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干细胞及转化研究”重点专项、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和专项项目、国家转基因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项目、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项目等多项科研项目。(图/文 何超)

